一个哲学学生的计算机作业

李晓明 吕汶桧

2022年除夕

前言

2021年秋,为文科学生开了一门选修课:“社会科学问题研究的计算实践”。其初衷,是想在传统的计算机基础必修课之外,为对计算有特别兴趣的文科生提供一种激发他们潜力的机会。同时,我认为这样的课不宜是某一门计算机专业课的“浅化版”,理想情况应该是从多样性的人文社科背景问题出发,讨论和实践计算在其求解中的作用。这里的“问题”,选择的是一批社会科学长期关心的研究问题,而不是应用问题;这里的“解”,则包括“解决”“解释”和“理解”等多种含义。

对学生有大量编程的要求,是这门课的特色之一。这倒不是说计算就一定要编程,但大量编程可以作为计算实践能力培养的一种体现。通过一门课一学期的时间,让学生既在计算对社会科学问题研究的意义上得到比较丰富的体会,也在相应的问题求解程序设计能力方面有一个明显的提高,是这门课程目标追求的两个方面。

于是,作为教学活动的具体安排,每次课大约先用4/5的时间讨论问题,然后用1/5的时间布置一个相关的编程作业,要求一周内完成。除此外,还设计了三次课堂独立作业活动,相当于小测验,先用1/5的时间布置作业,剩下4/5的时间由学生们当堂完成。

选修这门课的学生,来自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和政府管理等不同的专业背景。刚开始两周,有些磕磕绊绊,大多数同学感到有些困难。第三周过后,大家明显上到了一个台阶,既习惯了课堂进展的样式,也克服了完成作业的基本障碍。作为课程具体的结果,一学期下来,每个同学都完成了十多个颇有分量的问题求解程序。

这个结果是令人欣慰的,初步表明了这样一门对教师和学生都有些挑战的非典型课程在大学中开设的可行性。其内涵在号召建设新文科,发展交叉学科的当下,具有独特的意义。

去年12月课程结束后,我曾写了篇短文“问题驱动,计算落地:记一门新文科课程的初次实践”,得到一些鼓励。看来有一些很关注这类进展的朋友,我也希望这样一种教学实践能在我们的大学中有更多的展开,同时也希望得到来自多方面的改进意见;毕竟,大学新文科建设离不开面向未来的课程建设。为此,一个办法就是通过对每堂课内容的详细介绍,尤其是结合本课程的特色——大量编程,十分具体地展示这门课的教学及其要求是怎么回事。于是,在吕汶桧同学的协助下,就有了本文后面的内容——她的作业。

当然,完成了本课程学习的同学的作业都是可以骄傲地展示的。事实上,是一学期来学生们的坚持与支持,才使得这个有点“冒险的”尝试得以成功。在这里我要谢谢他们。

李晓明,2022年1月于燕园

目录

  1. 社会网络基础
  2. 同质性与社会网络的演化
  3. 极化关系下网络结构的稳定平衡性
  4. 博弈论基础概念
  5. 匹配市场
  6. 网络效应
  7. 网络中的级联行为
  8. 流行性
  9. 社会网络中的影响力与共识
  10. 表决:方式与挑战

后记

中文版 >>>>...
English Version >>>>...

Get In Touch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